戰國船紋青銅缶高37.8厘米,口徑23.6厘米,腹徑50.5厘米,底徑25.5厘米,器身飽滿,鼓腹、圜底,圈足外撇。肩部有雙獸面鋪首銜環,制作工藝精湛,彰顯莊嚴肅穆之感。缶上有母口圓蓋,蓋上有三角形鈕,鈕中有孔穿有圓環,以蓋鈕為中心,有四圈弦紋間圓圈紋環繞。器身上腹部飾有數十圈弦紋,間以四周圓圈紋、一周菱形紋和四周點狀紋,上下用三種紋飾間隔,把紋飾分為三個層次,立體感強。下腹部的主體紋飾為四組羽人競渡紋,下部以弧形邊框線為舟,上坐羽人呈競技狀,用對雉分隔四組羽人競渡紋,用勁暢的刀法刻劃出舟船和羽人的造型,特別是以藝術化的手法表現了舟上羽人手舞足蹈、同舟共濟的情態,整體造型寫實,線條流暢,形象生動。主體畫面采用大面積平面剪影式處理,飽滿而富有繪畫感;人物形象動態逼真,身著服飾和所執器物刻劃清晰,或東張西望,或奮力劃槳,或登高執旗,呈現出一派緊張的競技場面。畫面通過嚴謹合理的構圖,表現了羽人競技的宏大場景和激烈的氣氛,令人嘆為觀止,其歷史價值、美學價值可見一斑。該缶器身有明顯的范制痕跡,造型碩大渾圓,紋飾精美復雜,制作工藝繁復,體現了當時高超的青銅器制造工藝和審美水平。